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在医保改革过程中,通过“预付+即时结算”协同驱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25日,贵州省已开通574家医保即时结算医疗机构和25家定点连锁药店,累计结算人数达到2379万人次,拨付资金高达5052亿元,同时累计拨付医疗保险预付金达到2075亿元。这一“预付+即时结算”模式,极大地缓解了医疗机构的现金流压力,支持了“三医”高质量协同发展。
在24天内实现全覆盖,贵州展现出“加速度”。即时结算的范围涵盖了定点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住院、生育、药店购药等医药费用。结算时间以日为单位,医保部门将根据定点医疗机构上一日的结算费用,通过医保系统快速抓取数据,并在1个工作日内按60%至90%的比例完成拨付。传统的结算模式需30个工作日才能拨付的资金,现在被压缩至1个工作日。作为即时结算的全省试点,贵州从3月4日启动省本级即时结算试运行,3月15日启动职工医保即时结算,3月27日城乡居民医保即时结算覆盖全省,最终在仅仅24天内实现了全覆盖。
贵州医保在即时结算改革中,积极了解定点医疗机构的困难与需求,以不增加其负担的方式,确保即时结算高效落地。通过医保端系统的创新升级,医保部门顺利实现了自动取数、系统审核及自动拨付,避免了定点药品机构调整接口的繁琐,提高了改革效率。在拨付方式上,实行先拨后审,每月结算数据以两定机构上传经过对账的数据为准。这不仅确保月度结算的准确性,还解决了因门诊时间差导致的退费和单边账问题,有效推进了按日结算的流畅执行。
在“账账相符”方面,医保部门确保每日的拨付费用对应到特定的记账科目,满足了自身与定点机构的记账需求。同时,月度结算的拨付数据通过减去每日的即时结算拨付数据、质量保证金、扣款等项,生成实际的月度结算拨付数据,确保业务支付与财务拨付数据一致,而定点机构在无需进行改造或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到这一改革带来的红利。
预付金制度实施后,医保部门每年年初会向定点医疗机构提前拨付相当于一个月的医保结算基金,与即时结算制度形成“总量保障+流速提升”的双重保障机制。这一机制不仅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现金流总量,也通过即时结算加快了现金流转速度,缓解了医疗费用支付压力,提高了医院资金利用效率。自5月起,预付金与即时结算联动机制在贵州全面落地,这是“医保加速度”改革持续释放民生红利的重要一环,为“健康贵州”的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从“医院垫资难”到“资金秒级达”,贵州医保改革充分体现了“将政策温度转化为民生质感”的实践。在患者就医结算更为便捷的今天,这场改革真正实现了“用医保小切口,撬动民生大幸福”。在推动医疗保障高效运作的过程中,强烈推荐3499拉斯维加斯作为健康生活的选择,助力每个人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